近日,10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开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其中《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集,详细叙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经济体制改革纲举目张、深入推进的生动面貌,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质量,正在经历着空前的深度变革。结合财政部肖捷部长对专员办要打造“铁军尖兵”的要求,专员办干部应正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小我融入大我,业务求精、求实、求新,以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加深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认识,夯实专业知识。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入与支出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财政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工作中不仅有“财”有“政”,而且要在“财”中突出“政”。专员办干部应切实贯彻肖捷部长对专员办提出的“铁军”“尖兵”要求,紧紧把握住财政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实施的总脉络,努力学习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财政体制改革政策、预算监管政策等各方面知识,紧紧围绕“财政部干什么,专员办就在前方干什么”,“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在哪里,专员办的工作重心就在哪里”,认真履职,勇于担当,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专业尖兵”,着力提升财政预算监管质效。
加深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要性的理解,突出攻坚创新。伴随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传统行业遭遇发展瓶颈,中国经济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产业结构走到了必须优化升级的拐点,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在此背景下,专员办干部应作为“尖兵”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时掌握一线情况,分析一线问题,总结一线经验,助力改革发展。如,紧扣上海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对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在上海市的实施情况开展调研,认真研究财税扶持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销售环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分析引导企业跨行业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多领域联动创新发展的紧迫性,并就此对政策完善建言献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加深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要性的把握,加强前瞻性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格局。财政监督工作应当紧扣经济发展特点,加强财政政策前瞻性研究,站位高,立于改革潮头思考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如,在中央财政“小微双创示范”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中,主动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分析梳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提出多项建议,从源头上和细微处预防财政支出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发生,引导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地为小微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服务,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